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策划│以“文化自信”坚定科技期刊的使命与担当——盘点2017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

王婧 张芳英,等 科技与出版
2024-08-25

  • 本文刊载于《科技与出版》2018年第2期P38-44

  • 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订购我刊,邮发代号:82-65


摘  要



本文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等为主要数据源,统计分析了2017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发展状况及其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的情况,并从国际化建设、政策支持、融合出版等方面进行思考,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在“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文化自信;中文科技期刊;引证指标;国际影响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及“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十九大报告中“基本方略”第七条以及报告的第七部分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习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


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文化自信”的理念下,将我国科技期刊置身于国际科学共同体的大环境中作比较,将有利于准确把握和认识我国科技期刊所处的国际地位与影响,探求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尽管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速度还相对滞后于我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但其坚持以学术研究为本,用学术语言讲述中国科技故事的这份“文化自信”情怀一直都在。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欧阳钟灿认为,“任何国家强大都不仅是经济强大,还必须要有科技的强大。科技强大还必须有科技载体——本土期刊的强大。而本土期刊强大,首先需要中文期刊的文化自信”。以下我们就展开2017年中文科技期刊的盘点探析之路,梳理总结过去一年中文科技期刊在坚定“文化自信”、牢记使命与担当过程中的学术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发展情况。


12017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本文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的数据作为统计依据,近3年的中文科技期刊取样数据分别为2015年3884种,2016年4264种,2017年4058种[2-4],分析中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表现。


一般来说,分析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两个最重要指标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2015—2017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如图1所示。图中可见,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2015年为1657次/刊,2016年增长至1723次/刊,2017年持续增长至1801次/刊。2015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平均总被引频次的增长率为16.20%,2016年、2017年的增长率分别为3.98%、4.53%,平均总被引频次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较2015年的增速有所放缓,但2017年增速继续稳步提升。


由图2可见,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平均影响因子2015年为0.602,2016年增长至0.606,2017年增长至0.728,保持持续增长。2015年较上一年平均影响因子增长13.58%,2016年的增长率为0.66%,2017年的增长率为近3年最高,达20.13%。



综合图1和图2可见,我国中文科技期刊2015—2017年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在逐年上升,刊物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由图3可见,2015—2017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1000的期刊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为1691种(占比43.5%),2016年为1830种(占比42.9%),2017年增加到1860种(占比45.8%)。期刊影响因子≥1的期刊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为560种(占比14.4%),2016年为702种(占比16.5%),2017年增加到858种(占比21.1%),占比不断提高[5-6]。这表明,更多的中文科技期刊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并被大量地传播和应用,使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整体得到了提升。



表1为2017年我国总被引频次最高的10种中文科技期刊,其中医学类期刊占50%,占比最高,分别为《中国实用医药》《中国老年学杂志》《当代医学》《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这表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不同学科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医学类期刊在学科领域内发展比较快,其总被引频次排名较其他学科期刊靠前。2017年,《中国实用医药》期刊表现优异,总被引频次高达35166。可见该刊在专业领域内实力强劲,影响力表现突出。



表2列出了2017年我国影响因子最高的10种中文科技期刊,其中地理学、电气工程两个学科分别有2种期刊位列前10。影响因子大于5的刊物有3种(《中华护理杂志》《石油勘探与开发》《地理学报》),《中华护理杂志》影响因子最高,达到6.651,位列第一。



22017年最具国际影响力中文科技期刊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笔者对2015—2017年《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7-9]中文科技期刊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由表3可见,2015年最具国际影响力中文科技期刊有69种(占比39.4%),2016年有56种(占比32.0%),2017年有52种(占比29.7%)。2015年国际影响力优秀中文科技期刊131种(占比74.9%),2016年129种(占比73.7%),2017年124种(占比70.8%)。入选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和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种数和占比逐年递减。



由表4可见,2015—2017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逐年上升,2015—2017年入选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平均国际影响力指数分别为96.743、100.673和114.047,平均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分别为1171、1365和1668,平均国际他引影响因子分别为0.296、0.345和0.411。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7年8月,我国已有18种中文科技期刊被SCI收录,这18种期刊在2014—2016年的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719、0.734和0.727,表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由表5可见,2015—2017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中文科技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变化不大,2017年入选的两类学科(基础科学类、农业科学类)期刊的种数与2016年相同,医药卫生类的期刊减少了1种,工程技术类期刊减少了2种。表明2017年我国相对国际影响力较高的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相对平稳,除了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略有下降外,其他学科的期刊总体发展比较平稳。



表6列出了近三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排名前5的中文科技期刊。《岩石学报》位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中文科技期刊首位,与2016年一样,不过其国际影响力指数由2016年的221.863上升到265.371,在175种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期刊中位列第25位,比2016年下降了8个位次,但依然超过了许多优秀的英文科技期刊。排名第2的中文科技期刊是《物理学报》,第3是《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两者的国际影响力指数均达230以上,较2016年《岩石学报》的国际影响力指数值高。此外,对比2016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排名前5的中文科技期刊可知,2016年排名前5的中文科技期刊在2017年排名前5的中文科技期刊中仅剩两种,即《岩石学报》和《化学学报》。对比被SCI收录的中文科技期刊名单可知,这5种中文科技期刊中,《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未被SCI收录。这说明,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即使不被SCI收录,中文科技期刊也可以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电机工程学报》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目前在175种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科技期刊中排名分别为第37位和第46位,超过了许多被SCI收录的中文和英文科技期刊。



综上可见,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其学科分布有关,不同学科的期刊发展不同,农业科学和基础学科类期刊发展平稳,其余学科方向的中文科技期刊均表现为发展动力不足。2017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整体的国际影响力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个别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依然表现不俗,实力不容小觑。


32017年中文科技期刊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情况


以下对2017年中文科技期刊被国际知名数据库SCI、ESCI、EI、Scopus等收录情况进行分析,希望从中看出我国学科发展情况以及数据库收录选择上的一些特点。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于1961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推出,SCI所收录期刊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SCI主要收录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期刊,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目前,SCI收录中文科技期刊种数为18种,近年来在数量上也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旗下数据库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ESCI)于2015年11月推出,聚焦新兴研究领域的高质量同行评审出版物。截至2017年12月16日,ESCI数据库已收录了全球7361种学术期刊,覆盖社会科学、临床医学、艺术人文、工程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收录中国期刊101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为10种(《光子学报》《材料工程》《中国表面工程》《色谱》《液晶与显示》《中国光学》《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电子与信息学报》《景观设计学》《岩土力学》),占比9.9%。


《工程索引》(《EI Compendex》,EI)于1969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推出,EI收录的工程技术领域的文献全面且水平高。收录范围包括核技术、生物工程、运输、化学和工艺、光学、农业和食品、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材料、石油、航空和汽车工程等学科领域。2016年EI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216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152种,占比70.4%。2017年EI数据库收录中国大陆期刊217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154种,占比71.0%。


Scopus数据库于2004年11月由荷兰著名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正式推出,是全球最大的科技和医学文献摘要与科研信息引文数据库。截至2017年11月,已收录包括来自5000多家国际出版商的23507种期刊,覆盖的刊物超过40多种语言。目前,Scopus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606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406种,占比67.0%。


综上,SCI数据库因其主要收录英文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收录数量变化不会很明显。从ESCI数据库2017年收录的情况来看,10种中文科技期刊被收录,成绩可喜,这些期刊均展现了我国在“高、精、尖”学科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反映出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EI数据库在工程技术届享有盛誉,2017年较2016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被EI数据库收录的种数增长了1种,表明随着研发经费的投入增加,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在工业、制造等领域发展迅速,这对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EI收录情况也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Scopus数据库涵盖学科领域广泛,因而中文科技期刊被收录数量已超过400种,可见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中文科技期刊在Scopus数据库的显示度也在不断增加。


4我国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兼具科技成果交流、创新人才培养、争夺国际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功能,在记录和传播科技成果、引导学术建设、开展学术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体现了科技期刊在社会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近年来,我国跨越式发展进步,使我们能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牢记使命,将研究进展或成果传播出去。


我国从1792年的第一本中文科技期刊《吴医汇讲》发展至今,中文科技期刊的数量增长至4000多种,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近年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创新成果的相继问世,印证了我国科研实力的显著提升,为国内科技期刊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保障。


4.1 “文化自信”与国际化发展并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


坚定中文科技期刊的“文化自信”,办好中文科技期刊,与通过期刊国际化运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并不矛盾,国际化是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2016年3月31日,中国知网在美国首发百种优秀学术期刊中英双语对照出版数据库,开启了我国学术期刊大规模翻译出版、集约化走向世界的新征程。该数据库为国内外创新提供及时的双语双向的学术交流服务,有别于传统单一的中文期刊或单一的英文期刊,它是同一内容“双语出版”的期刊模式,是将内容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结合,办新型国际化期刊模式[10]。通过定位的改变,带动内容和形式的改变,这成为提升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质量和水平的全新发展模式,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方式。坚持以学术为本的“双语出版”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学术话语权的建立与引领。


4.2 管理政策与基金政策支持并举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三个面向”为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主攻方向,也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功能定位明确了方向。


期刊管理部门对科技期刊的管理应该遵循科学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建立健全科技期刊的学术评价体系,对中、英文刊实行分类评价,有利于增强管理部门及社会对中文科技期刊的认可度。


在管理部门政策支持的同时,基金的扶持也是必要的,全国政协委员邬书林就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提案“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建议”,指出“集中财政和各方资源,对精品学术期刊进行重点扶持。继续深入推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加大资金投入,适时将进入开放获取试点的期刊纳入资助范围,提升我国优秀科技期刊的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可见,在加大我国英文期刊基金扶持力度的同时,适当加大对中文科技期刊的基金扶持力度,能够为中文科技期刊在数量增长、质量提升、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与保障。


4.3 传统出版与融合出版并进


中文科技期刊立足于传统出版,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的深度融合,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将进一步推动中文科技期刊的跨越式发展[12-15]


党的十九大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摆在重要位置,随着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大格局初步形成。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出台利好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升级。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为代表的第一梯队,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向着“更高、更快、更强”新目标迈进。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2017年12月,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文创‘50条’”)。文创“50条”是政策措施的系统集成,涉及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创意设计、出版、艺术品和文化装备等8大领域,其中新闻出版广电行业占到5个方面。上海作为我国近代期刊的发祥地,有着辉煌的期刊发展历史,更是我国传统出版重镇、学术出版高地。这一政策措施为上海文创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路径:着眼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定位更新,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借力“互联网+”新动能,拓展“文化+”新思维,走出一条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内涵深化整合、外延融合带动的发展新路。


5结束语


在十九大精神的贯彻指引下,新时代特征下的中文科技期刊一定会和中国人民共同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在坚持学术为本的创新实践中践行文化创造、文化引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7-10-28(1).

[2]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3]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4]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5] 王婧,刘志强,张芳英.2016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J].科技与出版,2017(2):34-38.

[6] 刘志强,王婧,张芳英,等.发展·机遇:盘点2015年度我国中文科技期刊[J].科技与出版,2016(2):21-27.

[7] 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R].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5.

[8] 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R].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6.

[9] 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R].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2017.

[10] 肖宏.展望2018之期刊篇:新征程,这些期待盼实现[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1-02(7).

[11] 朱剑.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从“学术乱象”根源问题说起[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0(1):5-15.

[12] 刘志强.探索高校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改革措施[J].编辑学报,2016,28(3):213-216.

[13] 汪旭婷,付国乐,张昕,等.学术出版的最佳实践:ISMTE首届亚洲会议综述(Ⅱ)[J].编辑学报,2017,29(1):96-100.

[14] 赵大良.遐想:未来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J].编辑学报,2016,28(1):1-3.

[15] 颜帅.学术期刊只有服务于国家创新与社会治理才有更大价值[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12-23(2).

|  作者单位

王 婧1)  张芳英1)  刘志强1)  吴国雄2)

1)上海大学期刊社,200444,上海;2)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00038,北京


科技与出版

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投稿

请登陆我刊投稿平台http://www.kjycb.com

订阅&合作

订阅杂志:010-62770175转3418

联络合作:010-62770175转3411-3413/3425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技与出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